新的社會階層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的社會群體,廣泛分布于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新興業態中,并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做好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直接關系到黨執政基礎的鞏固、人民民主的推進、社會和諧的實現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如何做好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也就成為擺在我們統戰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思想認識不到位。黨的十六大以來,新社會階層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非公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注與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在一些領導干部中注重的往往是經濟效益,而對于新的社會階層思想動態、政治訴求及這些群體的社會地位認識不足,一方面很多部門都很關心發展,但多數只是在管理上行使職能,相互間缺乏溝通與協調,對新的社會階層幫助引導不夠,表現在對非公有制企業家的統戰工作做得比較多,對個體工商戶、中介組織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的統戰工作沒有做到位。同時,有的部門、有的領導干部對于什么是新社會階層、新社會階層人士包含哪些人等認識不清,更不要說做好服務工作了。
底數不十分清楚。以姚安為例,通過前期摸底調查,截至2020年,姚安縣共有各種社會組織58個(其中社會團體46個,民辦非企業12個),有領導班子成員123人(其中:中共黨員38人,黨外人士85人),有專業技術人員6人(其中中共黨員3人,黨外人士3人);有中介組織2個,從業人員10人(其中中共黨員1人,黨外人士9人),中介組織中管理人員1人(黨外人士人),專業技術人員2人,(其中中共黨員1人,黨外人士1人);有私營企業2255戶(其中一產725戶,二產272戶,三產1258戶),規模以上企業59戶,有從業人員10524人(其中中共黨員721人,黨外人士9803人),高層管理人員5人(其中中共黨員3人,黨外人士2人),專業技術人員6人(其中中共黨員4人,黨外人士2人);有自由職業人員3人(其中自由演藝人1人,網絡作家2人),命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創新實踐基地1個。但是,由于新的社會階層成員組織方式的分散性、職業崗位的流動性、成員結構的廣泛性,造成了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員的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了解難度較大。除對屬于工商聯工作范疇的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這兩類人員的情況相對了解得較為準確外,統戰部門對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的情況了解得還很不夠,尤其是對不固定供職于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的自由職業者的情況,更是難以做到準確調查統計。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積極參與者,是經濟增長的推動者,是自主創新的促進者和社會事業的踐行者,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我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內部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對自己新社會階層人士的身份認同存在差異,少數人對自己要求不嚴,有的功利性較強。
缺少有效的載體和抓手。由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在我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統戰部門在貫徹“團結、幫助、引導、教育”方針時,缺乏相應的政策和激勵措施,缺少有效的載體和抓手,存在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系面不寬,依托的陣地不多,施加影響的渠道不暢等問題。
工作條件亟待改善。以姚安縣為例,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處于沒有編制、沒有股室、沒有經費的“三無”工作狀態,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黨外干部工作、無黨派人士工作等均由1人承擔,工作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同時,由于沒有工作經費,要想到外地考察學習借鑒一下也就沒有機會。
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建議
根據新階層人士特點及發展趨勢,今后一個時期開展新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爭取人心、創造認同為目標,以求同存異、包容體諒為原則,堅持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方針,在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基礎上,以組織起來、暢通渠道、提升素質、培養隊伍為重點,針對不同群體分類施策、典型引路,推動形成新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社會化聯動新格局,使新階層人士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深化認識,增強做好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新的社會階層與我國的先進生產力和非公有制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它對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獨特的、其他階層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實施人才興國戰略,還是實施科教興縣戰略,都需要發揮這些知識群體的作用。同時,新的社會階層是在改革開放環境中產生的,他們的價值取向具有超前性,思維十分活躍,參政議政的愿望強烈,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社會階層,既是我國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三個文明建設的推動力量,對于鞏固黨的階級基礎、群眾基礎、執政基礎,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摸清底數,準確掌握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情況。當前新階層主要指“四種人”: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網絡界人士(含新媒體從業人員和網絡意見人士兩類)、自由職業人員。新階層大量在黨外、在體制外、在變動中、在網絡上,準確掌握其規模結構和思想動態非常困難。每年要重點對“四種人”進行分門別類摸查,建立健全新階層人士數據庫尤其是代表人士檔案庫,進行動態管理。要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新階層人士開展專題調研。通過經信、網信、文聯等部門和組織掌握網絡界人士情況;通過工商聯、商會、投資促進局及其他相關行業協會掌握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情況;通過作協、美協、書協等專業性社會組織掌握自由職業人員情況;通過主動與相關部門和組織溝通協調,爭取將“四種人”的信息統計納入其年度統計報表,并建立數據共享機制。
固本強基,提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整體素質。一要暢通聯系渠道。通過各種聯系管道、工作平臺和網絡媒介,采取正面宣傳、典型引路、對口聯系、參觀考察、學習培訓等方式,引導他們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切實履行義利兼顧、扶貧濟困的社會責任,做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二要加強黨建引領。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黨的建設,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支持本單位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三要強化教育培訓。要把新階層代表人士的培養選拔納入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完善教育培養機制,加大對新階層代表人士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新階層代表人士調研考察、參與各類社會服務等,豐富經驗閱歷、提升素質能力。
建立激勵機制,提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責任感和榮譽感。一要建立綜合評價制度。按照“政治覺悟高、專業造詣深、群眾代表性強、社會影響大、參政議政意愿和能力強”的標準,每年由統戰部牽頭,有關方面共同參與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對新階層代表人士進行各類安排和評優表彰的重要依據。二要加大政治安排力度。要有意識選拔一些新階層代表人士在人大、政協等組織中作適當政治安排,吸收更多的新階層優秀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吸納新階層人士加入工會、共青團、文聯、科協、書協、美協等群團組織。
強化載體建設,拓寬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渠道。一要加強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建設。要以規模適中、企業中新階人士較多的企業為重點,積極引導、扶持企業建立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以基地為載體和抓手做好新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引導企業中的新社會階層人士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社會。二要加強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中新社會階層人士小組的建設。要在鞏固提升的基礎上,不斷充實新社會階層人士小組力量,充分發揮新社會階層人士小組的作用。
改善工作條件,配強配齊統戰工作人員。一要落實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經費,做到有錢辦事。每年每個縣至少應安排經費2萬元以上。二要配強人員,做到有人辦事。要專門配備新階層人士統戰干部,把思想活躍、年富力強的年輕干部配備到統戰部門開展新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三要開展交流,不斷提升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干部能力和素質。每年縣外、省外學習培訓、考察交流不少于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