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市聚焦做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主題,廣聚統戰之智,廣匯統戰之力,以創新之舉助推全市民營經濟掌舵領航,為推動祿豐工業經濟強市,服務于全州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在凝聚共識中注入發展動力
把強化政治引領作為凝聚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合力的指南針,深化民營經濟人士“永遠跟黨走、同心奮進新征程”理想信念教育,用好用活3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以“學黨史、鑄同心、獻愛心”活動、“民營企業家祿豐行”活動,“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經典”“學先進、比先進”活動等,用好活教材,實現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
健全民營經濟人士思想狀況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實施市級黨政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商(協)會、民營企業家制度,33名處級領導掛聯66家民營企業,深入開展聯誼交友、談心談話,堅持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并舉,注重把有影響、有個性的民營經濟人士納入工作范疇,重點關注、因人施策、激發潛能,不斷擴大關注覆蓋面,最大限度調動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
“走出去、引進來”,分批次組織民營經濟代表人士500余人(次)到浙江、廈門、青島、南京等先進發達地區開展學習培訓考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成功經驗及做法,開拓視野、提振信心。舉辦民營經濟人士培訓班,逐年實現民營經濟人士培訓全覆蓋,邀請省內知名專家、企業家,開展企業法律及維權、民營企業管理知識、預防職務犯罪等知識培訓,解讀國家和省、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新政策,鼓勵企業家緊跟時代步伐,樹立現代經營理念。
構建親清政企關系,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增強發展活力
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十大行動”方案、優化營商環境14條措施等。嚴格落實“三進企業”幫扶措施,重點解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相關問題。同時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鄉鎮和部門大比拼考核內容,建立評價指標預警通報機制,以考促干推進工作落實。
通過普法宣傳、“四萬三進”活動等方式,將營商環境政策宣傳、服務、兌現深入到各個企業。建立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新型監管機制,建立完善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信用監管體系,對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市場主體,在市場準入、工程招投標、行政審批等各個環節實施懲戒,嚴把市場準入關口。實現“互聯網+監管”平臺的高效利用,智慧監管能力不斷增強。扎實開展“百名法官進企業”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宣講、政策服務、政策兌現,將依法平等、優質高效的司法保護要求落到實處。
持續推進簡政放權,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推行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上線,進一步健全完善“一顆印章管審批”機制,實現企業群眾辦事“一門辦多事”、“一窗辦多事”的服務模式。截止2022年9月底,全市共培育各類市場主體36080戶。在全州率先創新設置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配套建立鄉鎮、部門、服務中心窗口協調聯動機制,及時有效回應和解決群眾反映問題,讓“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成為“辦得成事”的終點站,全面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滿意度。自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以來,全市共協調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疑難雜癥”1438件。
實施項目審批限時辦結機制,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網通辦”、“一站式”服務,企業開辦由過去的20個法定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企業登記環節由1個工作日向0.25個工作日目標邁進。創新建立統戰民企懇談會議制度、“政銀企”座談會制度,廣泛聽取民營企業發展意見建議、困難訴求,收集企業融資需求,積極開展金融賦能民企活動,主動下沉金融服務,提高融資對接效率,為經濟實體量身定制個性化融資方案,并完成與企業的對接工作,最大限度滿足融資需求,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的“套餐式”納稅服務,實現121個事項“全程網上辦”,減稅降費政策全面落實,全方位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

強化使命擔當,在促進“兩個健康”中匯聚發展向心力
引導該市民營企業經濟人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通過發揮商會的平臺作用,廣泛發動所屬民營企業并通過他們引導各界有志之士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匯聚力量為鄉村產業布局、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出謀劃策、出資出力,帶動群眾就業,增加群眾收入,通過產業帶動助力鄉村振興。打造天寶動物營養、威龍化工等10家民營企業為鄉村振興示范企業,共組織全市40余家民營企業為鄉村振興捐贈資金達498.3萬元。切實踐行光彩事業宗旨,倡導全市民營企業積極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共收集鄉村振興意見建議16條,捐款128.504萬元;積極組織企業支持上海嘉定區疫情防控,捐贈農產品價值20余萬元,執委企業免費提供30余噸貨物物流。
以“統戰+黨建”為平臺,探索新形勢下民營企業和商會黨建工作新途徑,著力推進工商聯所屬商(協)會統戰聯絡員工作,擴大工作成果,推動全市工商聯系統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將黨的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為企業發展引航定向、增添動能。不斷改進行業商會工作,按照“積極引導、妥善發展、堅持標準、確保質量、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加強服務、動態管理”的方針,吸納會員入會,壯大商會組織,引導民營企業抱團發展。完成14個鄉鎮商會會員、執委、班子的重新組建、名稱核準及法人3萬元注資開戶工作。抓好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民營經濟人士綜合評價工作。通過做活做足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這篇文章,全市“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