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縣猛虎鄉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鞏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成果,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夯實發展基礎,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子,構建農村發展新格局,努力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黨建引領強組織
猛虎鄉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擺在鄉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以鄉黨委書記、鄉長任雙組長的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工作領導小組,抽調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硬的同志組成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工作專班,各分管領導、站所(中心、辦公室)、村黨組織書記為專班組成員,形成黨政主導、站所協同、社會參與和鄉、村、組共同聯動的示范創建格局。制發《猛虎鄉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實施方案》《猛虎鄉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考核歸檔文件參考目錄大綱》,細化梳理重點工作任務,明確責任人,進一步壓實責任,傳導壓力,全方位強力推進創建工作,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夯實思想強宣傳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習作為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校培訓的必修課,充分利用“第一議題”“三會一課”“萬名黨員進黨校”、群眾會等,著力提升全鄉干部群眾對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轄區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場所設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民族團結進步價值理念宣傳牌、標識牌。同時,利用宣傳欄、廣播、LED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宣傳載體,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教育。依托猛虎鄉小彝劇宣講團,編排舞蹈、快板、花燈、三句半、合唱等民族團結題材的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講,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潛移默化、根植于心。

高舉團結旗幟抓發展
猛虎鄉以“牛筍循環”為基石,在持續鞏固提升蘆筍連片種植基地、數字化生豬養殖基地、年存欄9500余羽的鵝養殖基地,以及烤煙、蠶桑兩個千萬元產業的基礎上,近年來,板栗、冬棗、蘆筍、花卉、草莓、肉牛等6大產業產值又突破了千萬元大關。隨著數字藍莓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落地猛虎,轄區群眾收入將持續穩步增長,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以“黨建引領探路、支部團結引路、黨員率先垂范讓路、群眾積極參與開路”典型引路實踐,成功打造了格租平地農耕(蠶桑)文化、猛古臘象棋文化、儒家文化等6個彰顯特色的“四美”鄉村示范點,格租平地等3個自然村成功創建“州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俄開地組創建為永仁縣“百十千”工程“省級示范自然村”,迤帕拉村創建為“州級精品示范村”。